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eaning = 1
while 1:
    try:
        assert (meaning)
        # meaning = 0
        search_meaning()
    except:
        jump_into_real_life()
        work()
        enjoy()
        contribute()

我开始觉得,人只有不再执着于意义、价值之类的词汇和思考方式,才能去做一些实在的事情,才能融入生活。人应当甘心于局限性,同时欣赏存在本身的不可思议,去体验欲望,去追逐欲望被满足的快乐,去感受欲望不被满足的痛苦,去心平气和地面对存在的短暂,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存在。

我逐渐认识到,诚实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诚实地思考让人摆脱无谓的幻想,有条理地诚实地思考使人不被惯用的思维方式或是语言习惯蒙蔽;诚实的发言常常没什么好处,它最大的作用是保全了诚实的本性,保证一个渴望诚实的人行为的一致性,使其避免自我矛盾带来的痛苦。诚实的思考使人彻底地接受凡人皆有一死,不再费尽心思以各种方式思考与追求永恒不朽云云,不再绞尽脑汁从各种角度论证不朽的可能性。

计划在这里收集整理一些在我看来值得尊敬的人对生活意义的探讨。

罗素——爱、知识与慈悲心

WHAT I HAVE LIVED FO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prologue to the Autobiography of Bertrand Russell, written on 25 July 1956 in his own hand. The text follows:

PROLOGUE.
WHAT I HAVE LIVED FOR.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deep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 -- 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 -- at last -- 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hated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Archive Box Number: Black Display Binder

Date: 1956
*/

本人拙劣译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这是《罗素自传》的序,1956年7月25日亲笔。文字如下:
三种简单却极强烈的情感引领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苦难众生的怜悯。

我最初寻求爱情,因为它带来那种令人愿用余生换取哪怕片刻的狂喜,更因为它消弭独自面对死亡的孤寂。我从爱情中看到诗人们描绘的天堂,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的确如我所见。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心,想明白星空为何闪烁,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那数字主宰一切的力量。我所得不多,但聊胜于无。

爱情与知识使我仰望星空,怜悯使我脚踏实地。痛苦的哭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折磨的受压迫者,子孙不孝的无望老人,和整个由孤独、贫穷和苦难构成的世界,无一不是对人类命运的嘲讽。我想要普渡众生,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我也正受着苦难。

这就是我的一生,它值得一过。如果有机会,我愿意重来一遍。
*/

参考阅读:《活着的三个理由》

胡适——社会不朽

《我的信仰 》

  • 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美国《展望》杂志曾经把他列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100 个伟人之一。
  • 1891年12月生 ,父亲胡珊是经学家(殁于 1895 年),母亲是观音的虔诚信士(殁于 1918 年)。生长在拜偶像的环境,习于诸神凶恶丑怪的面孔,和天堂地狱的民间传说
  • 1895-1904在村塾读书九年,读习记诵《孝经》、《小学》、四书五经。此间兼读《资治通鉴》、《水浒传》。
  • 1902年(是年胡适11岁),从接触《小学》引用的司马光的形灭神散论开始怀疑死后审判的观念 。此后不久从《资治通鉴》接触范缜的神灭论及其对因果轮回的反对,很喜欢,从此成了无神论者, 摆脱了恶梦似的因果绝对论 ,开始相信偶然而非宿命。
  • 1904-1910在沪六年。 接触基本的自然科学、欧洲小说、中国上中古哲学作品,喜欢墨翟的兼爱说和老庄有自然色彩的哲学。从梁启超文字中接触西方哲学,醒悟中国除自然科学和商业外,思想上也不比西方。后读《天演论》、《自由论》,接触进化论,联想起《列子》的天地万物,类无贵贱。
    • 1907年(16岁),为《竞业旬报 》 做编辑,猛力攻击人民的迷信,且坦然主张毁弃神道,兼持无神论
    • 1908年(17岁),家道中落,停学一年,先后教授初等英文、国学以补贴家用。
    • 1909-1910受时事影响,意气消沉,悲观厌世,喝酒作诗,赌博看戏,流浪放荡。一次酒后斗殴进监后,决心脱离现状。苦学一月,前往北京投考用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所设的学额 ,是年七月赴美。
  • 1910-1917在美七年。早期意气颓唐,几乎读完圣经,1911年几乎要做基督徒。
    • 我到美国,满怀悲观。但不久便交结了些朋友,对于那个国家和人民都很喜爱。 美国人出自天真的乐观与朝气给了我很好的印象。在这个地方,似乎无一事一物不 能由人类智力做得成的。我不能避免这种对于人生持有喜气的眼光的传染,数年之 间,就渐渐治疗了我少年老成的态度。
    • 1914年1月(23岁),日记:我相信我自离开中国后,所学 得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这种乐观的人生哲学了。”
    •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为比利时命运所动,又兼接触过老子的“水善应万物而不争”和基督教的《登山宝训》,逐渐信仰不抵抗、平和主义和国际大同主义。
    • 读易卜生、莫黎和赫胥黎 的著作,相信人应当诚实思考、诚实发言。
    • 从杜威教授学到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
    • 1915-1917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重读中国古代哲学,成论文《先秦名学史》。
  • 1918年(27岁),其母逝世,促成次年发表《不朽》,总结多年探索得出的人生信条。从检阅父母生平中开始相信一切事物相互影响以致永存,所以一切所作都是不朽。又经过一系列的推想,开始信了可以称为社会不朽的宗教 。小我会死,但其所作所为,无论善恶,都将在大我身上以各种方式传播,以某种形式永垂不朽。
  • 1923年(32岁)发表《科学与人生观》 ,讲述社会不朽这个“新宇宙观和新人生观的轮廓” 。引发国内思想界长达一年的论战。

‘科学的人生观’/‘自然主义的人生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1 )根据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知识,叫人知道空间的无限之大。

(2 )根据于地质学及古生物学的知识,叫人知道时间的无穷之长。

(3 )根据于一切科学,叫人知道宇宙及其中万物的运行变迁皆是自然的,——自己如此的,——正用不着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造物者。

(4 )根据于生物学的科学知识,叫人知道生物界的生存竞争的浪费与惨酷,——因此叫人更可以明白那“有好生之德”的主宰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5 )根据于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叫人知道人不过是动物的一种;他和别种动物只有程序的差异,并无种类的区别。

(6 )根据于生物的科学及人类学、人种学、社会学的知识,叫人知道生物及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和演进的原因。

(7 )根据于生物的及心理的科学,叫人知道一切心理的现象都是有因的。

(8 )根据于生物学及社会学的知识,叫人知道道德礼教是变迁的,而变迁的原因都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出来的。

(9 )则根据于新的物理化学的知识,叫人知道物质不是死的,是活的;不是静的,是动的。

(10)根据于生物学及社会学的知识,叫人知道个人——“小我”——是要死灭的,而人类——“大我”——是不死的,不朽的;叫人知道“为全种万世而生活”就是宗教,就是最高的宗教。而那些替个人谋死后的“天堂”“净土”的宗教,乃是自私自利的宗教。
*/

《球状闪电》——着迷论

“人生啊,人生这东西……”爸爸一口气喝干了一大杯酒,眼睛直勾勾地看者那一小群火苗说,“变幻莫测,一切都是概率和机遇,就像在一条小溪中漂着的一根小树枝,让一块小石头绊住了,或让一个小旋涡圈住了……”

“孩子还小,听不懂这些。”妈妈说。

“他不小了!”爸爸说,“他已经到了可以知道人生真相的时候了!”

“你自己好象知道似的。”妈妈带着嘲讽的笑说。

“我知道,当然知道!”爸爸又干了半杯酒,然后转向我,“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妈妈若有所思地说。

平时成天忙碌的爸妈这时都变成了哲学家,倒好象这是他们在过生日。

“妈,别动!”我说着,从妈妈看上去乌黑浓密的头发中拔出一根白头发,只白了一半,另一半还黑着。

爸爸拿着那根头发对着灯看了看,闪电中,它像灯丝似的发出光来:“据我所知,这是你妈妈有生以来长出的第一根白发,至少是第一次发现。”

“干什么嘛你!拔一根要长七根的!”妈妈把头发甩开,恼怒地说。

“唉,这就是人生了。”爸爸说,他指着蛋糕上的蜡烛,“想想你拿着这么一根小蜡烛,放到戈壁滩上去点燃它,也许当时没风,真让你点着了,然后你离开,远远地你看者那火苗有什么感觉?孩子,这就是生命和人生,脆弱而飘忽不定,经不起一丝微风。

我们三个都默默无语地看着那一簇小火苗,看着它们从窗外射入的冰冷的青色电光中颤抖,像是看着我们精心培育的一窝小生命。

窗外又一阵剧烈闪电。

——《球状闪电》

相比于罗素和胡适仍对外部世界充满希望的论调,我其实更喜欢大刘这种向内挖掘的透彻。我认为这应该是虚无主义者的一条出路,或者称不上出路,是一种冲突感较弱、可自洽的生活方式。一切的意义不在于从外部获得什么,或是为外部贡献什么。能够得出这样的论断本身是悲观之至的,对社会不朽和知识耀眼是一笑而过的。沉迷是唯一可选择的,因为沉迷意味着忘却其他,这些被忘却的其他里最应该被忘却的是存在焦虑、存在有限带来的困扰、无意义的苦恼。这是一种正当的及时行乐,是那些始终质疑一切,无所相信的人,所可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想,最焦虑的是寻觅,最幸运的是着迷。说幸运有些奇怪了,着迷应当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只要剔除杂质,内心澄澈即可,这对于在虚无边缘徘徊的人应当是更容易做到的。我应当去专注于所愿意,更幸运地,所喜欢做的事情,不论是否能够有所成就。至少这可以让我平静地面对存在有限所带来的局促不安,让我在短暂的片段中忘却生命的虚无。当这些片段越来越多,我所能从中收获的也将越来越多。到那时我也许对生活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再觉得沉迷在某一样物事或某一个人身上是从无处不在的虚无感中逃避的方式。也许随着阅历增长,我还会对一切生起感恩,真正理解其宝贵。即便将来的我对人生的看法依然没有什么改变,这种沉迷在事物中的生活在现在看起来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