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0250423210457566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 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 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 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 被当作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

《yrcy》

时值中秋,花好月圆,天下太平,值得写上几笔。

看了《温暖的抱抱》和一点《yrcy》,现代人谁没点精神疾病,现实就像贾医生搭建的心灵净土。论苦难,没几个比马老四惨,论心理健康,也没几个好过马老四。

纳瓦尔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做计划的猴子”,刘慈欣写“人生啊,人生这东西……变幻莫测,一切都是概率和机遇,就像在一条小溪中漂着的一根小树枝,让一块小石头绊住了,或让一个小旋涡圈住了……”。

生活是一场随机游戏,意思是,苦难和幸运都在其中,意义和荒诞都能被挖掘出来。维克多·弗兰克尔觉得途经工作、爱和苦难能寻得意义,而加缪觉得不过是荒诞,人可以靠哲学或生理自杀逃离荒诞,也可以选择在荒诞中存活下去。

宇宙是混沌、漠然非理性的,人想清醒地在这无望的荒诞中存活下去,就要无诉求地生活(live without appeal),对任何人任何事不报有任何期待,于是你会有真正的平静。像鲍抱一样寻求绝对秩序最后只会无法忍受。人们多少恐惧混乱,但生活的真谛和希望可能就在其中。所以,要允许混乱发生。

想过更具体的生活,试着做一个肥牛抱蛋,抱得有点太严实了,像没抱过蛋似的,有点好笑。忽觉能偶尔有用于抽象思考的闲暇是一种巨大的幸运。大地上的无数生灵之中,你在过的其实已是一种不错的生活。虽然苦难从来不应该被歌颂,但每每见到贫穷、衰老、病痛、死亡、匮乏和压迫,我便重新审视生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苦是生活最好的老师。物质相对富足多少使心灵日益麻木坚硬,我早已不是那个能为陌生天桥老人悲惨境遇而难过徘徊一整个下午的少年,能使我内心颤动的时刻也越来越少,但内心深处还有个隐秘而狭窄的角落,存放着从偏远乡村带来的初心,存放着孟轲所说的恻隐之心。

鲍抱的疏离,其实是一种恐惧,伴生一种沉闷和无望,而有些人伴生的是冷峻生涩的幽默感,背后是上下求索和野蛮生长,是渴望理解的孤独,是离经叛道的渴望,也是玩世不恭的自恋。从外部看,后者呈现一种诡异可疑的形态,甚至有些滑稽吓人。但从内看,其实已经是他能长成的最好的样子了。后者的典型就是小丑。

小丑觉得人们真没礼貌,鲍抱觉得拥抱有害健康,敏感脆弱之下潜藏着病变的危险。保持迟钝,接受混乱,拥抱无明,似乎是在都市生活里保持精神健康的正途。其实正常未必是真正的健康,只是多数时候,人们要学会和病毒共存。